close

       從小在臺北長大,記憶中龍山寺就是萬華的代名詞,漸長後黑幫、剝皮寮是對萬華地區的印象,出社會曾從事業務員工作,偶爾到萬華洽公,看到的盡是老舊建物、道路規劃凌亂的沒落感,以致不想多所停留,之後也都是經由新聞報導來看萬華。透過此次夢想城鄉導覽對萬華有別以往的認知,同時也聯想到“人在情境中”理論對於助人工作者的重要性,不曾在地深耕、駐足,即使近在咫尺,也只是“鄰居的事、別人的事”。

 

       萬華現況問題中,包括街友在內諸多的底層勞工,長期投入一般中上階級民眾不願從事的工作,來讓中上層階級享受高價住屋、便利交通、甚至可能淪為不當人頭,他們承載了髒污、排擠,仍將一定程度的成果獻給社會。

 

       據網路搜集的資料,日本時代開始後,萬華的龍山寺周邊就是街頭慈善關懷的主要服務地點,萬華的社區互助和街頭關懷已經有超過百年的歷史。這很可能是萬華在地店家、居民依舊對這些人保有憐憫之心的原因。據統計,台北市列冊的街友總共400名,其中三分之二都聚集萬華區,即使萬華有些當地居民感到困擾,但臺北市其他區域高消費、商業辦公集中、生活習慣營造的環境,根本難以讓殘疾、中老年的街頭無家者有生存的可能。

 

       2016年6月萬華福華里曾發起街友勸離行動,當時社會局對於商圈意見表示願意溝通,“首重“任務維持社區清潔,也持續協助街友找工作、媒合租屋處,其實遊民、流鶯、黑道、政治...,全是循環性生態問題,只要牽扯兩人以上勢必走向複雜,政策(或更廣域的政治)不可能極細膩的劃分出對錯、好壞,尤其台灣不像挪威共享觀念,選邊站風氣日益加深,改善貧窮、都更、社會福利都能成為選舉利多,而暫時修飾犯罪率、驅逐遊民、查緝私娼流鶯,最易得到政績宣傳,檯面上人物有幾人真正實地體驗經濟弱勢生活困境?如前所述,不願長時間實地了解、體驗,憑見驥一毛怎可能給出適時、適地、適人的政策呢?

 

反觀公益團體在地深耕、求民病利,卻常因資源有限、法規限制等綁住手腳,此番參訪夢想城鄉營造協會時提及,依街友所能將木棧板改造成各式木作,不僅可建立街友自信還能以工代賑,如果政府能將所謂社會住宅概念,低價出租給願意有居所的街友,並補助公益團體鼓勵提供有薪聘用街友,抑或結合勞動部針對街友規劃如缺工獎勵的方案,或許也是一種正向改善現況方式。

 

再來、說說當日到訪地的特色吧!

夢想城鄉營造協會其實是真的有用心,但我們社區工作課程的老師也很用心,自掏腰包讓學生參加協會導覽。

訂19:00開始開始參訪,和同學17:30就到了,找車位時發現幾座特色建物,

IMG_20200925_172054.jpg

IMG_20200926_012608.jpg

IMG_20200925_171848.jpg

最後車停捷運站地下停車場,出停車場不遠先經過在台灣城市來說算的上壯觀的噴水池,驚覺很長一段時間不曾來萬華,果然改變很多,

IMG20200925170624.jpg

IMG_20200925_171927.jpg

噴水池對面即赫赫有名的龍山寺,想說進去合手拜拜,順便找洗手間,可能我才疏學淺,這裡洗手間很大又很多間,而且很巧妙隱蔽了穢氣之必需,不留意得請問廟方服務人員,

pt2020_12_27_16_22_07.jpg

pt2020_12_27_16_19_10.jpg

一路看到好幾家胡椒餅,好奇之下買了三角窗的一家試看看,還不!不柴、不硬、有肉汁肉含量高,感覺蠻CP,

IMG20200925173823.jpg

坐進小七對面正是部落客介紹除了“太和”外的“二和珍”,功課趕累了轉換心情去轉轉,裝潢感覺翻修過,正好快中秋,本想買些伴手禮,兩家賣的東西差不多,不過價位像灌進裝潢成本,比起“太和”貴了些便收手啦

1601025904435.jpg

1601025946623.jpg

協會據點位於廣州街的剝皮寮歷史街區一棟兩層樓紅磚建築,

 

IMG_20200925_172030.jpg

IMG20200925183314.jpg

一樓採木頭拉門,恍若回到民初夜不閉戶的時光,由木質樓梯爬上二樓由執行長為我們做導覽前講習,建築內裝充滿古早味,忍不住跟同學一起拍起網美照XD。

一樓有些設置應該是協會提供參觀及一些活動用場地

pt2020_12_27_16_11_43.jpg

二樓融合溫馨及漢人早期房舍內裝......

pt2020_12_27_16_17_37.jpg

IMG_20201227_163518.jpg

約40分鐘解說後進入今日重要目的-導覽,我們人數較多因此必須分成兩組分頭進行,我們這組的第一站先到很樂於參與社區推展的“太和餅舖”,一群人先經過老闆和協會設計有關店內餅製品來由的問答題,有些答案就在店內牆上海報(蠻放水的吧~),然後一答完題所有人秒變觀光客、人手一袋,我們可愛的老師更是早就買完打包完成,在一旁等大家變回學生😆

  1. pt2020_12_27_16_26_58.jpg

    line_5793961663829.jpg

    line_5799122712525.jpg

接著走小巷進入艋胛公園,每個入口都有一對像金屬製的獅子,一旁水泥長椅已聚集一些民眾,當時約晚間九點,在公園較深處可看到一些鐵架是可收合、讓遊民暫時收納簡單家當。

line_5870019960154.jpg

line_5862220798959.jpg

沿著步道前行,到頗有特色的捷運站,入口一樣兩座獅子外,地上有著大大的圓形圖案,不細看還以為是鎮煞的東東,其實是呼應萬華廟宇多的一些勸世文 

pt2020_12_27_16_32_24.jpg

本來還要去了解三水市場的,

line_5771514059410.jpg

但此刻已21:30,應該收攤的差不多了,只能留待有機會自己來觀察囉,不過帶導覽的助理說再往裡走些就是知名剝皮寮夜生活,

line_5776687257221.jpg

雖然很想跟少數幾位要去探訪的同學一起,可惜讓我搭順風車的同學想走了,唉~隨緣吧~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愛綠茶不婊 的頭像
    愛綠茶不婊

    以為的不算數

    愛綠茶不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