讀企管的,對馬基維利多少會順帶一提;馬桑提出了「現實主義」的政治理論,及「政治無道德」的權術思想, 認為一個聰明的君主會以妥善的平衡善惡兩勢力為手段,而非目標本身。 我們在“維基百科”之類的網路搜尋中,去理解馬桑提出理論前的經歷、體驗→馬桑出生時正值亂世,父親曾是一名律師,成年後曾任國家高官卻又喪失所有職務,並在1513年以密謀叛變罪入獄,期間遭受刑求拷打,最終被釋放。但已然一貧如洗,於是在距佛羅倫斯城7哩的聖安德里亞(Sant'Andrea)隱居。
在教科書裡,通常被認為是“未達目的、不擇手段”的論點。
不過、我倒覺得,以當今社會氛圍,比起那些常講一堆不切實際的道德、真理、真平等來,宛若無私的話,反而更為真實,真切。
尤其他認為一個好的君主,須具備兩種動物的特質,不僅要有狐狸般的狡猾,同時應像獅子般凶狠,並且缺一不可。馬桑認為如果沒有了狐狸特質,而僅有獅子的凶狠殘酷,將被認為是『暴君』,終會遭遇殺身之禍,而如果只單單狡猾,卻缺乏獅子的凶暴,那麼也僅流為紙老虎一枚,沒有人會怕,而統治人民最快速的方法正是靠暴力所引發的恐懼。
延續上篇視角,以一個平民百姓來看,面對所謂"君臣,父子,夫婦",很多時候不得不感沛馬桑勇於提出此論點。
現在不是說運用暴力手段,對待我們的父母,另一伴,孩子,手足...
在人們互動中,除了前面幾種關係,還包括同事,上司下屬(雇主員工),執政者與人民,在多樣性的關係中,常常不得不以多面性應對。在面對諸如過度情緒反饋,過度依賴,過度限制壓抑等等,大部份人都在有意無意間,運用了狐狸特質應對; 當碰到懦弱,無自我意識不反抗的對象,獅子的姿態就不小心的顯露出來。
這樣去反觀馬基維利,直覺他真夠直白,把事實說的如此明白了然。
馬斯洛是一個程序觀點,馬基維利較像就一個點作論述,可是"點"有其巨大的力,它所延伸出來的線,可以是四面八方的,也因此有人認為馬桑提出的更應屬於政治哲學理論。
留言列表